金秋时节,风景如画的桥头校区迎来了2018级新生。9月下旬,本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负责人程进副教授、贸易经济专业负责人李平华副教授和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徐利敏副教授为新同学进行了专业入学教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入学教育现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负责人程进副教授介绍了国际贸易专业设置的由来、办学优势和专业需求变化的原因。国际经贸系包含三个专业,分别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贸易经济,分别对应了外贸,电商,内贸三块实体产业,三个专业优势互补,课程设置相互交叉,打通了内外贸、跨境电商的专业壁垒,国贸专业具备与时俱进和发展潜力课程体系。从专业的社会需求看,国贸专业招生人数和中国改革开放及世界经济形势的大环境密切相关。
国贸专业招生和就业在2001年前后曾达到一次峰值。中国在2001年12月11日签署加入WTO协议,经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于2009年到达低谷,2012年专业需求开始反弹。从国内开放态势看,中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和开放时代,对于国际贸易专业需求即将进入新的峰值。贸易相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大量外贸人才进入沿线国家,开拓新市场,寻求贸易机会。沿线国家迫切需要摆脱落后生产方式并全面加入国际分工体系,我国行业、产能必须向外输出到沿线国家,建立跨越国家的国际分工体系。以上都需要大量熟悉跨国投资,了解各国法律、文化的外经贸人才,所以同学们进入国际贸易专业学习,恰逢盛世,正做其事。同学们听完介绍后,提了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关于专业和学习的一些问题,程进副教授一一作出了解答。
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入学教育现场
贸易经济专业负责人李平华副教授向学生介绍了本专业的发展历程、专业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科研能力,并对本专业在各发展阶段的特色和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概述,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当前,贸易经济的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适应市场需求,分类培养应用型商贸流通人才;二是重视实践实验教学,注重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训练,以三类实践和三个课堂作为支撑;三是以“三化融合”促进教学水平提升,以国际化、信息化提高经贸人才培养质量。
随后,李平华副教授基于贸易经济的专业特色,向学生介绍了本专业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通晓贸易经营实务、熟悉商贸政策法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事商贸流通领域工作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从这一目标出发,就必须在课程体系设置和能力培养要求两个方面来制定专业培养计划,使学生能够明确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全貌、课程关联以及在课程中应掌握的能力。最后,他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大学生活中师生、同学关系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希望新生们一切顺利。
电子商务专业专业入学教育现场
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徐利敏老师在专业教育中介绍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基础、专业特色、培养目标以及课程体系设置。她介绍说,电子商务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是适应市场需求,分类培养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二是重视实践实验教学,注重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训练,以三类实践和三个课堂作为支撑;三是以“三化融合”促进教学水平提升,以国际化、信息化提高电商人才培养质量。随后,她介绍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电子商务实务运作、系统地接受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技术与运营的基本训练、熟悉电商发展新趋势、综合素质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够从事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从这一目标出发,就必须在课程体系设置和能力培养要求两个方面来制定专业培养计划,使学生能够明确本专业课程设置的全貌、课程关联以及其在课程中应注重掌握的能力。最后,她强调了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希望新生们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