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高涵主持开场
同学们一起讨论书籍内容、交流阅读心得
殳勉老师点评
杨亚婕老师点评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为营造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学习氛围,助力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提升学术素养、丰富精神世界,在书香的浸润、思想的碰撞中厚植法治信仰,文法系于5月16日下午在桥头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了“以书润心,与法同行”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由文法系辅导员高涵老师主持,法学专任教师殳勉、杨亚婕受邀出席,法学专业学生积极参与。
首先,辅导员高涵老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期许。她表示,罗翔教授的《圆圈正义》一书将正义隐喻为一个永不完美的“圆”,我们每个人都是那个试图画出最“圆”之“圈”的人。希望学生们通过阅读的日积月累,将自己锻造为一名有思想深度、有专业高度的法学人才,为中国的法治社会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以朋辈联读的形式展开,同学们分组进行阅读,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共享阅读乐趣,畅谈读书感悟。书中的观点、问题或故事,都成为了引发大家热烈讨论的焦点。同学们在阅读中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达到了对知识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读书分享”环节将现场的“书香氛围”推向高潮。沈子依同学介绍了《洞穴奇案》一书,她以“五人受困洞中,濒临生死绝境”设问,将同学们代入书本虚构的情境中,让大家设想自己可能会做出的选择。随后,她分享了自己在阅读这本法学入门读物后的真实感受,不仅领略了法律与道德的深刻较量,也感受到了发散思维和逻辑分析的独特魅力。
孙雪杰同学领读《法治的细节》一书,书中涉及的案例广泛而深入,她以“电车难题”这一道德悖论为切入,与现场的同学们探讨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并通过分享“辛普森案”等真实案例,希望大家关注法治的细节,思考法治的真正要义,并奋力追逐更高的法治理想。
活动最后,殳勉老师和杨亚婕老师对本次读书分享会进行总结点评。两位老师充分肯定了同学们阅读的态度和分享会的表现,并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鼓励同学们:作为法律人,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既要博览群书又要精读细读,学会在书中寻找思想的光辉,掌握法学生必备的“批判性”思维。
阅读是思想的觉醒、精神的刷新,更是文明的接力、文脉的传承。本次读书分享会圆满落幕,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文法学子也必将以更为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求索于漫漫阅读之路、人生之路。